基于教育信息化2.0的学校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
省地市(县) | 台安县 | 学校 | 第三中学 三中校区 | 学段 | 初中 | 校长 | 刘洪军 | |
性别 | 男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职称 | 中学高级 | 联系方式(手机号) | 139****3803 | |
管理团队成员 | 姓名 | 职务(职称) | 混合式校本研修工作中的责任分工 | |||||
刘洪军 | 校长 | 责总体规划及信息技术2.0培训全面工作 | ||||||
贾薇薇 | 副书记 | 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工作 | ||||||
王成英 | 副校长 | 负责研制我校能力提升工程2.0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 ||||||
吴玉玲 | 副校长 | 负责后勤保障、设备采购、报废报损工作 | ||||||
王 欢 | 工会主席 | 负责协调各部门实施工作 | ||||||
|
|
| ||||||
|
|
| ||||||
混合式校本研修主题(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聚焦当年的校本研修目标任务,定位主题) | ||||||||
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教与学方式;完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移动式学习。 | ||||||||
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混合式校本研修目标(总目标要明确,具体目标要可行、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 | |
总目标 | 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教与学方式。 |
具体目标 |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能力,建立整校推进智慧课堂校本研修模式,建构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融合创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
学校能力点选择及原因(学校管理团队拟选择的本校教师选学选测范围的能力点,并阐述其原因) | |
我校选择A1、A4、A9、A10、A11、B2、B3、C1、C4共9个能力点,原因:通过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研学落实,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能力,建立整校推进智慧课堂校本研修模式,建构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 |
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工作和保障措施(为确保目标的实现,学校准备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如何修改完善有关的制度、激励措施等) | |
为确保目标实现,我校准备从思想意识、教学环境、团队建设、科组体系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同时制定相关制度,并与教师评优、评先和教师晋级职称等工作挂钩,激励教师参与并提高自身素质。 | |
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学校准备开展哪些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预期有哪些标志性成果?) | |
学校结合量化考核制度在学期中安排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推出“骨干引领示范课”“年级集中研讨课”“名师观摩课”“青年教师竞赛课”四课联动,把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进入到量化考核中,提高老师的重视程度。预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的带领下取得优秀课、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具有推广价值的优秀论文及课堂实录、案例反思、心得体会等成果。 | |
学科教研组作用发挥的具体体现(为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学校对教研组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确保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 |
学科教研组通过学习研修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态度;具有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利用新技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学校对教研组要求:以教研组为主体开展教研组内研修活动,提升教师四个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示范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在选择能力点时做适当调整,如:50岁以上教师从《测评规范》中自主选择1-2个微能力参加测评。以中青年教师带动老教师共同学习研讨,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等。 | |
混合式校本研修中的拟创新点(归纳、例举) | |
通过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研学落实,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能力,建立整校推进智慧课堂校本研修模式,建构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例如:各坊在坊主的带领下研修本学科课程,结合新课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升教师四个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示范能力和评价能力”。 | |
备注(要说明的问题或补充事项) | |
| |
2020.6
1